开云·全站APP(中国)官方网站

广州开云·全站APP(中国)官方网站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欢迎您!

烽火通信(600498):烽火电子元件电路板类网站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开云全站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6-22 07:48:02    浏览量:

  注 3:华为投资控股、中兴通讯和长飞光纤为公开市场发债企业但并非本评级机构客户,相关数据及指标来自公开市场可获取数据及计算,或存在一定

  按照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烽火转债)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本评级机构根据烽火通信提供的经审计的 2022年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的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数据,对烽火通信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及相关风险进行了动态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因素,进行了定期跟踪评级。

  除烽火转债外,该公司未发行其他债务融资工具。2020年 6月 8日,烽火转债开始转股,截至 2023年 3月末,累计转股比例为 0.00242%,尚余 308,762.10万元未转股,当前转股价为 22.77元/股。

  烽火转债募投项目(如图表 1所示)合计总投资 37.64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合计 30.57亿元,截至2023年 3月末累计已投资 26.55亿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 23.82亿元。其中,5G 承载网络系统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于 2021年 12月建成投产,该项目规划产能为各类传输设备 2.85万端及 1万套电信云产品。2022年该项目实现营业收入 27.86亿元,净利润 0.80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呈温和复苏态势;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开云全站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景气度在服务业的拉动下有所回升,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美欧经济增长的疲弱预期未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低迷且不稳。美联储、欧洲央行加息导致银行业风险暴露,政府的快速救助行动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压力,但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并未完全消除;美欧货币政策紧缩下,美元、欧元的供给持续回落,对全球流动性环境、外债压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带来挑战。大国博弈背景下的贸易限制与保护不利于全球贸易发展,俄乌军事冲突的演变尚不明确,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又一重大不确定性。

  我国经济总体呈温和复苏态势。就业压力有待进一步缓解,消费者物价指数小幅上涨。工业中采矿业的生产与盈利增长明显放缓;除电气机械及器材、烟草制品等少部分制造业外,大多数制造业生产及经营绩效持续承压,且高技术制造业的表现自有数据以来首次弱于行业平均水平;公用事业中电力行业盈利状况继续改善。消费快速改善,其中餐饮消费显著回暖,除汽车、家电和通讯器材外的商品零售普遍增长;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延续中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在政策扶持下明显收窄;剔除汇率因素后的出口仍偏弱。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取得新的进展,实际有效汇率稳中略升,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证券资产的持有规模重回增长,人民币的基本面基础较为坚实。

  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创新能力、坚持扩大内需、推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局面的长期政策部署;短期内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仍较大,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支持。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项债靠前发行,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央行实行精准有力的稳健货币政策,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大变革,有利于金融业的统一监管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的构建,对金融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2023年,随着各类促消费政策和稳地产政策逐步显效,我国经济将恢复性增长:高频小额商品消费以及服务消费将拉动消费进一步恢复;基建投资表现平稳,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房地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出口在外需放缓影响下呈现疲态,或将对工业生产形成拖累。从中长期看,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光通信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但下游需求高度集中于三大运营商及中国铁塔,产业链地位偏弱。近年来主要厂商更专注于国内市场使得竞争加剧,经营承压。随着 5G基建步入中后期,5G相关部署重点将逐步转向应用,运营商预计未来投资重点将转移至算力网络、云基础设施及其他新兴产业,光通信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通信设备制造所需中高端关键元器件仍依赖进口或外资厂商,国际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将影响通信设备企业的采购和生产。

  光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方式,主要应用于电信网络领域和数据通信/云计算领域。光通信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光芯片、光组件,中游主要包括光模块、光线缆和光通信设备,下游主要为网络运营商、数据中心及云服务提供商等。光通信在电信领域主要应用于传输承载网、固网接入网和无线G建设带动光通信需求急剧增长;在数据中心领域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内服务器与交换机、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互联,随着数据中心大型化趋势和内部架构扁平化发展,相应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 5G及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对海量数据处理及高速运算的要求持续提升,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19年起随着 5G建设的推进,光通信设备需求加速增长。但 5G部署到达高峰期后,2021年以来运营商资本性开支增速开始放缓,2022年 5G相关开支下降。根据工信部《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22年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 4,193亿元,较上年增长 3.3%。其中 5G投资额 1,803亿元,同比下降 2.5%,占全部投资的 43%。其中,中国移动2022年资本开支 1852亿元,5G相关资本开支 960亿元,占比约 52%,较上年占比下降约 10个百分点。中国电信2021年 5G网络投资占资本开支比重约为 44%,而 2022年资本开支中用于移动网络的占比仅为 34.6%。

  随着 5G基建步入中后期,运营商预计未来投资重点将转移至算力网络、云基础设施及其他新兴产业。中国移动2022年 1852亿元资本开支中,335亿元流向算力,2023年进一步提高到 452亿元,同比增长近 35%。此外,中国移动表示,2023年新增投产云服务器将超过 24万台,新增投产对外可用IDC机架将超 4万架。中国电信2022年营业收入 4750亿元,同比增长 9.4%,其中,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 1178亿元,同比增长 19.7%,天翼云收入达到 579亿元,同比增长 107.5%。资本开支方面,中国电信2022年资本开支共 925亿元,产业数字化占比达 29.3%。产业数字化和天翼云已成为中国电信主要的增长动力。2022年算力网络占中国联通总资本开支比例 16.8%,2023年其算力网络资本开支将达到 149亿元,占总资本开支的 19.4%,并规划 2023年在 250个城市实现“一城一池”,MEC节点达到500个;IDC机架规模达到 39万架,千架数据中心覆盖 26个省;同时保持传输时延行业领先,联通自有云全量接入。光通信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带宽基石,在新的投资领域仍可获得一定市场空间。

  数据中心是算力承载的物理实体,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我国数据中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也带动光通信行业发展。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中心白皮书 2023》,2021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近 1800亿元,同比增长 24.0%;2022年市场规模超 2200亿元,仍然保持较高增速电子元件电路板类网站。需求向“云计算大型、超大型 IDC+智能计算本地化中型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小微型 IDC”三级转变,规模化智算与行业智算并行的需求特征显现。

  全球市场上,据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以名义美元计算,2022年全球电信资本支出(无线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信运营商投资的总和)以较低个位数同比增长,低于 2021年的高个位数增长。未来三年,全球电信资本支出预计将以 2%至 3%的年复合增长率下降。此外世界主要国家均在积极引导数据中心产业发展。随着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提出,国内数据中心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兴起,已成为现代数字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 1900.7亿元,预计 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470.1亿元。据调研机构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预计全球光通信和网络设备市场在 2022-2032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7.3%,需求主要来源于云服务和虚拟化服务、互联网对高数据流量的需求、数据中心数量的增长、对移动网络服务的需求上升等。

  光通信设备在产业链上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光芯片/电芯片等核心元件生产,光器件封装,光模块封装和光通信设备生产。其中光芯片是光模块内部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元件,电芯片是光模块内部电信号处理和调制的核心元件。目前我国 10G光芯片基本实现国产化,25G及以上高速光芯片市场主要由境外厂商占据,国产化率低;10G及以下电芯片国内供应成熟,25G及以上多依赖进口。在光模块市场,国内厂商在全球占有 60-80%份额。2020年以来全球通信行业需求爆发导致上游元器件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交付延迟使得行业业绩受到压制。2022年以来随着消费电子需求下降,大部分电子元器件缺货情况已有所缓解,但高端芯片仍供应紧张。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多项指导文件的出台,均从国家战略高度支持我国光电子产业与技术发展。2021年 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提出要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2022年 1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网和 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 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 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上述政策将持续带来光通信领域的投资需求,行业发展整体向好。

  竞争方面,我国通信设备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内市场呈现以华为、烽火通信、中兴为主的寡头垄断格局。国际市场上,在网络电信信息研究院 2023年全球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评选中,全球光传输和网络接入设备竞争力前十名企业合计占有约 98%的市场份额,中国共 3家企业入榜单。华为市场份额达到 20.9%,名列第一。诺基亚、爱立信、中兴、讯远通信和烽火通信分别以 12.4%、11.9%、12.2%、14.4%和 9.4%占据前六。

  图表 3. 光通信设备行业内核心样本企业基本数据概览(2022年末,亿元,%)

  我国光通信设备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①下游需求波动明显。通信技术更替,如从 4G升级到5G,过渡阶段会存在设备需求明显下降的情形,且新一代通信设备组网建设支出也主要集中于初期。

  ②核心元器件供应保障能力弱。光通信设备的核心元器件包括光芯片/电芯片,国内厂商目前基本只具备中低端产品制造能力,高速光芯片及高端电芯片则依赖外部厂商或进口。③客户集中度高,产业链地位弱。光通信设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且多数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持续研发能力,但下游客户高度集中,光通信设备企业在参与运营商设备招标时竞争激烈,议价能力弱且回款周期长。

  国内光纤光缆价格受运营商资本支出和行业供求关系变化影响较大,周期性波动较明显。近年来行业供求关系得到改善,主要运营商集采规模提升,集采价格明显回暖,提振了光纤光缆市场景气度。

  相较与传统铜缆,光纤光缆具有损耗低、频带宽、传输距离长等优点。光纤光缆产业链由光纤预制棒(简称“光棒”)、光纤和光缆构成,光棒通过拉丝制成光纤,光纤经加工后成光缆产品。从下游需求来看,三大电信运营商是国内光纤光缆市场的最主要终端客户。

  2022年以来,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深化,5G、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 2022年底,我国光缆线.7%。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本地网中继光缆线万公里。建成具备千兆服务能力的 10G PON端口约 1,523万个,有 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已累计建成并开通 5G基站 231.2万个,占全球 60%以上,在持续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同时,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 5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城市平均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超过 100%,实现了城市家庭千兆光网全覆盖。后续来看,随着国内《“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规划的执行,光纤光缆需求仍将持续上升,行业发展前景较好。2022年我国光纤光缆市场规模约为 4176亿元,较 2021年增长 9%。未来受益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继续推进,中国光纤光缆市场仍存在增长空间,预计 2025年光纤光缆市场规模将达到 5408亿元。

  根据 CRU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光纤光缆需求量已超过 6亿芯公里,中国市场成为光纤光缆市场发展主要驱动力。当前,东南亚、南亚、中东、南美及非洲正处于对光纤需求的热潮中,在国家宽带战略推动下,各地区的主流运营商纷纷加快固网宽带规模建设。其中美国和欧洲地区最为典型,在欧洲地区,政府、监管机构和运营商加大投资开云全站,相继制定 FTTH发展目标。随着发达国家 5G网络的部署及发展中国家光纤入户、4G网络的建设需求,海外市场有望保持可持续增长趋势。

  价格方面,2022年 5月,中国联通发布《2022年中国联通本地网光缆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投标报价进本落在 25.67-27.48亿元区间(不含税),共 12家厂商中标,若以中值进行估算,单价约为 63.6元/芯公里;2023年 6月 7日,中国移动发布 2023-2024年普通光缆产品集中采购公告,本次采购预计规模约 338.90万皮长公里,折合 1.082亿芯公里,最高投标限价为 76.25亿元,单价约为 70.47元/芯公里,对比 2021-2022年集中采购,招标限价单价提升 2.35%。此外,中国移动2023年至 2024年蝶形光缆招标量价齐升。整体价格的上升反映光纤光缆需求的改善。

  供给端来看,前期受益于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及产能扩张,国内光缆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光缆产量从 2013年的 2.27亿芯公里增长至 2017年的 3.42亿芯公里;2018-2019年受运营商资本开支下降等影响,行业产量持续出现下跌;2020年以来 5G投资推动和运营商智慧家庭业务推进“光纤入户”等的带动下,光缆产量恢复增长,2020年、2021年及 2022年光缆产量分别为 2.89亿、3.22亿和 3.46亿芯公里,同比增幅分别为 8.91%、11.44%和 7.44%。

  从竞争格局看,棒-纤-缆在产业链上的利润占比大致分别为 70%、20%和 10%。光棒具有技术门槛高、生产难度大、扩产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等特点,利润占比最高。光棒扩产周期通常不少于 2年,光纤一般 6个月以内,光缆 3个月即可。目前我国通信线缆厂商中,烽火通信、富通集团、长飞光纤、中天科技、亨通光电、通鼎互联等主流企业均已实现棒-纤-缆纵向一体化。从运营商的集采情况来看,主流厂商的市场份额占比较高。中国移动2023年至 2024年蝶形光缆产品集中采购中,前五家依次为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天科技、长飞光纤和特发信息。中标份额合计达 63.55%,其中烽火通信份额为 13.54%。

  光纤光缆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①下游需求周期性波动较大。光纤光缆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电信基础设施投入通常会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而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②产业链地位弱。光纤光缆下游客户集中度高,议价能力较弱且回款周期长。③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国外大型厂商大多已经完成全球光纤产能布局,而国内厂商仍在不断扩充产能,国内光纤光缆市场激烈竞争态势将延续。

  跟踪期内,该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主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期间费用相应增加,且由于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较大,计提的减值损失对利润造成侵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盈利水平仍偏弱。

  该公司主要从事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光纤线缆及数据网络产品等,主要面向运营商、行业网用户和国际客户。公司具备一定的全产业链优势及技术优势,在光通信系统设备及光纤光缆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022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 309.18亿元,较上年增长 17.38%;毛利率 21.97%,较上年提高 0.03个百分点。其中,通信系统设备业务营业收入 209.16亿元,同比增长22.23%,主要由于当年以运营商为主的下游客户需求增长,且产品结构有所调整,高售价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同时持续开拓行业网和国际客户;光纤及线%,主要由于全球光缆市场需求复苏,国际光纤价格回升,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订单需求增加。

  202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 50.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52%,其中通信系统设备收入保持增长;光纤光缆行业整体下游需求仍保持增长,但由于运营商客户采购进度较上年同期放缓,公司光纤及线缆业务同比小幅下降;数据网络产品业务由于下游客户需求减少以及部分项目延期验收,收入同比下降。当期毛利率为 23.59%,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通信系统设备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宽带业务产出线和光配线产出线收入增加,毛利率同比增长 3.61个百分点,为 24.24%。

  2020年 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将 33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该公司控股股东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烽火集团”)及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被限制进口受美国出口管制的产品、软件和技术。

  该公司通信系统设备原材料或元器件主要包括 PCB电路板、电源模块及通用电子器件、光器件及IC芯片,光缆主要原材料为光棒及光纤,公司光棒、光纤均主要自产。公司所需原材料或元器件大部分采购自国内,高端芯片则依赖进口。2022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 16.82%,较上年上升 3.80个百分点。

  2022年以来,以运营商为主的下游市场需求有所恢复,该公司增加了对 PCB电路板电子元件电路板类网站、电源模块及通用电子器件的采购;由于以前年度公司对光器件和芯片采取战略性备货,当年减少该两类材料的采购。价格方面,部分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制造商产能冗余且竞争加剧,公司采购 PCB电路板平均单价有所下降。由于国际政治因素影响,同行业企业对包括光器件在内的高工艺产品大量囤货,其中可编程光子集成电路价格上涨明显,公司光器件采购成本出现大幅上涨。2022年以来芯片市场由供不应求转为库存过剩,价格下降,公司的采购均价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PCB电路板和芯片价格延续下降趋势;电源模块及通用电子器件由于下游需求的增长价格持续上升;光器件价格由于囤货现象的减轻而回落。

  该公司生产基地位于武汉。2022年因客户所需的产品结构调整,系统设备产量下降,但高单价产品占比提升,公司仍实现经营业绩的增长。公司拥有光棒和光纤产能,所生产的光棒和光纤全部供应光缆生产。产能利用率方面,公司系统设备类业务产能利用率 66.43%,较上年下降 4.54百分点;光缆产能利用率 91.26%,较上年提高 3.05个百分点。

  该公司采取定制化生产模式,产品规格与技术参数等指标需要按用户实际要求进行设计。公司一般先根据市场情况及销售计划预测订单量,并参考库存情况安排生产,以半成品及部分通用成品为主,保持一定库存量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按照客户需求生产成品,一般自订单下达至出货需半个月至一个月生产周期。而对于体量大、项目实施周期长的合同,公司根据约定分多个订单生产发货,待全部发货完成后确认收入,已发货尚未确认收入的货物计入存货(发出商品)。

  该公司销售区域以国内为主,同时在全球 50多个国家构建了销售与服务体系,产品与服务覆盖 100多个国家与地区,海外市场以东南亚及南美地区为主。从收入区域分布看, 2022年内销及外销收入分别为 191.39亿元和 114.16亿元,占比分别为 62.64%和 37.36%,内销及外销收入均增长,随着东南亚及南美市场的开拓,海外占比有所提升。

  该公司客户以国内外大型电信运营商为主,此外还包括电力、广电、轨道交通等使用独立通信网的行业网用户等。公司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22年来自国内三大运营商收入占比为 41.09%,较上年下降 0.91个百分点。随着公司持续开拓行业网及国际客户,来自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

  该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通过投标获取集采订单。对于少量不参加集中采购的产品,公司采用经销模式,通过与各大运营商或行业网客户有合作关系的经销商销售产品。因运营商设备投资建设周期较长,公司产品在出库后,要经过用户现场开箱验货、设备初验、设备终验、质保等诸多环节。在付款方面,大多运营商是在初验后支付部分合同价款,质保期后才结清全部合同价款,付款周期较长,造成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规模较大。目前通信系统设备方面,对于国内运营商,大部分在第一季度之后发货,系统设备类一般货到付款 70%,剩余经过初、终验,余款一般在 6-12个月内支付;光缆类一般货到付款 80%,余款账期 6-12个月。对于行业网客户,经销商一般为,终端大型直销客户给予一定账期,具体账期差异较大,一般在一年以内。

  销售价格方面,2022年以来因市场需求变化,单价较高的通信设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传输产品、接入产品和终端产品平均单价均上涨幅度较大,2023年第一季度传输产品和终端产品价格回落,接入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光缆产品由于售价较高的国际业务增长,2022年以来平均价格持续上涨。

  该公司持续推进光通信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拥有较强的核心技术竞争力。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 43.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14.21%,较上年增长 0.05个百分点,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 2.92亿元,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 6.64%;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 45.49%。

  2022年及 202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经营收益分别为-1.25亿元和-0.48亿元,投资收益、税收返还及政府补助对盈利形成补充。

  2022年以来,随着系统设备业务收入增长以及光纤线缆业务的市场开拓,该公司主业收入及盈利均有所上升。2022年及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 309.18亿元和 50.1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17.38%和 10.52%。同期毛利分别为 67.91亿元和 11.84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17.53%和 9.97%。

  2022年及 202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期间费用分别为 64.59亿元和 11.98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15.25%和 6.74%;期间费用率分别为 20.89%和 23.89%,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 0.39个和 0.8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以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为主,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 41.02亿元和 7.12亿元,销售费用分别为 16.46亿元和 3.80亿元。2022年信用减值损失 2.33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1.84亿元,较上年增加 1.51亿元,主要由于当年政府类客户项目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其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按账龄组合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相应增加;资产减值损失 1.33亿元,较上年下降 51.36%,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

  2022年及 202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投资收益分别为 3.90亿元和 0.64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21%和增长 35.28%。2022年主要来源于持有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而确认的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期公司营业外收入及其他收益分别为 2.87亿元和 0.3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83%和下降 35.73%,对公司利润形成补充。

  整体而言,2022年及 202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主业盈利有所上升,期间费用及信用减值损失的增加对盈利造成不利影响,而投资收益、政府补助及税收返还金额整体较稳定。2022年及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4.09亿元 0.37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14.74%和 7.82%。

  该公司可预见的主要资本性支出将用于 5G相关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主要包括: 本次可转债募投项目中尚未建成的下一代光通信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烽火锐拓光纤预制棒项目(一期)、下一代宽带接入系统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四个项目,总投资合计 27.59亿元,截至 2023年 3月末累计已投入 15.90亿元。

  除上述项目外,该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投入多个项目,总投资 13.58亿元,截至 2023年 3月末已投资 5.88亿元。

  图表 14. 截至 2023年 3月末公司主要在建项目(除募投项目以外)(亿元)

  跟踪期内,该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因工作安排原因,公司董事长、部分董事、监事会主席及监事发生变动。跟踪期内,公司关联交易金额有所增长。

  跟踪期内,该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截至 2023年 3月末,公司控股股东仍为烽火集团,持股比例为 41.64%;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务院国资委)。

  跟踪期内,该公司对《公司章程》进行了修订。2022年 4-5月,该公司董事长鲁国庆、四名董事、监事会主席余少华等因工作原因而不再担任原职。2022年 6月开云全站,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选举曾军担任董事长,马建成等 4人担任董事。经第八届监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审议,丁峰担任监事会主席。

  关联交易方面, 2022年,公司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接受劳务金额为 24.95亿元,较上年增长 31.22%,主要系光纤光缆市场回暖,订单需求增加所致。主要采购对象为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简称“南京藤仓”)、中信科移动(印尼)有限公司(简称“信科移动(印尼)”)和藤仓烽火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藤仓烽火”),采购商品为光纤线缆产品及原材料。为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确保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烽火国际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烽火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责任公司(简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烽火国际印尼子公司与信科移动(印尼)签署合作协议框架,由信科移动(印尼)为印尼项目第一期工程提供部分所需原材料,总采购金额预计不超过 3.50亿元;并为印尼项目第一期工程提供无线通信技术服务,总服务费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 4.50亿元,2022 年,印尼项目已执行采购 2.54亿元,已执行服务费 2.52亿元,累计已执行采购 3.48亿元,累计已执行服务费 4.42亿元。

  当年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金额为 5.96亿元,较上年增长 19.95%,主要对象为南京藤仓。

  关联方资金拆借方面,截至 2022年末,公司从烽火集团拆入资金余额 0.58亿元,2022年支付烽火集团利息费用 72.07万元。关联方应收应付款方面,2022年末,公司对关联方应收款项账面余额 5.42亿元(计提 0.20亿元坏账准备),对关联方应付款项余额 10.23亿元。关联方存款方面,2022年公司中国信科下属信科(北京)财务有限公司(简称“财务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双方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公司及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办理借款业务每日余额最高时点数不超过人民币 5亿元,办理商业汇票业务每日余额最高时点数不超过人民币 5亿元,办理保函业务每日余额最高时点数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存款每日余额最高时点数不超过人民币 10亿元。截至 2022年末,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 1.00亿元,存款利率范围为 0.42%-1.38%。

  据上海票交所公开信息,该公司于 2022年 1-3月出现合计 105.74万元票据逾期。据公司提供的说明及凭证,系持票人到期未提示付款导致公司无法支付,在持票人提示付款后已全部支付。除此以外,2022年以来,公司无重大不良行为记录。

  备注:“未提供”指的是公司应该提供但未提供;“无法提供”指的是公司因客观原因而不能提供相关资讯;“不涉

  跟踪期内,该公司营业周期有所改善,存货周转速度提升,但库存占款规模仍大,资产质量较易受到关键元器件供应保障不足等因素影响。因政府等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应收账款快速增长。公司财务杠杆水平持稳,但刚性债务持续增长,债务压力有所积聚;公司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信贷类债务融资以信用方式为主,未用贷款授信额度充足,短期内公司债务偿付风险不大。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 2020-2021年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 2022年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的披露规定编制财务报表。财政部于 2021年 12月 31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5号》(财会[2021]35号),相关规定自 2022年 1月 1日起施行;于 2022年 12月计政策进行相应变更,并从规定的施行日期开始执行。

  2022年,该公司合并范围新增武汉长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武汉长计”),该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武汉光谷丰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武汉长计科技有限公司 100.00%的股权转让给西安烽火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交易对价 14.35万元,于 2022年 12月 22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以 2022年 12月 22日作为合并日。合并时点,武汉光谷丰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西安烽火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同受烽火集团控制。武汉长计的主业为通信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2022年末武汉长计资产总额为 15.02亿元,负债总额为 13.07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 12.30亿元,净利润 0.23亿元。公司对上年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此外,公司处置子公司江苏省海量数据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新设 1家境内控股孙公司,注销 1家境内孙公司。(未完)

推荐新闻

关注官方开云全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