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首周资金的跨年效应显著,机构调仓和加仓均抱团于红利低波,市场交易生态和风格分化趋于极致;1月中旬是关键时点,随着经济数据和地缘扰动的落地,政策将持续加码,场外配置型资金预计将逐步入场,市场将迎来重要拐点,当前依然建议优先布局以科创为代表的超跌成长。
一方面,资金的跨年效应较往年更为显著,无论是避险情绪演绎、机构存量调仓、长期资金加仓,开年资金行为的共识高度集中于红利低波主线,相关交易迅速拥挤,市场交易生态和风格分化趋于极致;美元降息预期下修普遍扰动全球股市,春节前后国内降息概率较大。另一方面,1月中旬将迎来关键时点,国内经济数据披露落地,打开政策再加码的重要窗口;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地,资金行为模式将趋于明确,场外配置型资金预计将逐步入场。
市场回调,提供布kaiyun全站人口局良机。地产政策持续推进,PSL重出江湖,叠加资本市场改革,稳预期信号持续释放。中期看红利策略仍有演绎空间,但需注意短期市场确立筑底反弹后,风险偏好修复,高股息主题可能退潮,交易拥挤度及恐慌情绪指数是未来一阶段高股息行情需密切关注的指标。行业推荐:电子、军工、农业、煤炭、有色、钢铁、建材、智能驾驶等。
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处在历史底部,性价比突出。从估值来看,A股PE/PB估值水平与历史大底时已经较为接近。目前全部A股PE为16.3倍、处2005年以来从低到高24%分位;全部A股PB为1.47倍、处2005年以来从低到高1%分位。阶段性关注大金融,中期重视白马成长。随着稳增长、防风险政策持续加码,大金融或有阶段性表现机会开云全站游戏。
今年以来市场对宏观环境的预期走弱使得大金融板块的估值承压,截至1月4日,银行PB(LF,下同)为0.43倍、处2013年以来0.3%分位,证券为1.14倍、处0.8%分位。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活跃资本市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我们认为如果2024年一季度上述相关政策能出台落地,则受益于政策的银行和券商估值可能修复,有望迎来阶段性机会。
预期暂缺上修动力,春季躁动动力不足。股票估值偏低,但投资者风险承担意愿不高,投资机会主要在低风险特征的资产,从高股息走向泛稳定。展望后市,我们认为:1)政策与盈利增长的预期暂没有出现上修的动力,市场心态普遍“不见兔子不撒鹰”,指数机会要枕戈待旦。2)高风险偏好投资者预期修正,交投意愿下降,且暂无新产业主题接续,仍要警惕小盘股调整。3)股票市场估值处于偏低水平,但投资者风险承担意愿普遍不高,因此现阶段投资重点依然在低风险特征的资产或行业板块。
高股息并非全部,低风险特征才是关键开云全站。高波动+低增长的定价环境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现实。在此背景下,增长预期稳定的资产具备稀缺优势,低估值+低波动的泛稳定资产有望成为高股息后市场更广泛的共识。推荐三条线)泛公用板块:公用事业(燃气/电力)/环保(水务/固废)/交运(港口/公路);2)必选消费品:居民日常需求且存在品牌护城河的白电/食品乳品/医药;3)资源品:供给有约束且受益全球流动性预期改善的石化。高股息短期回避冲高风险,中期仍然维持对煤炭/电力/国有行的看好。此外,成长股投资不宜激进,短期回归景气增长的独立性,布局低拥挤+低估值的:创新药/电子/军工。
进入2024年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边际上升,结合近期公布的我国部分经济数据,内外部环境影响下A股首周未能延续去年年底的反弹趋势表现偏弱,高股息主题开年超额收益显著,这体现出在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性、社会预期偏弱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加重视当期回报,高股息相关行业凭借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优势继续获得资金青睐。
往后看,预期偏弱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积极因素的逐步累积,尤其是国内政策环境的边际变化。我们认为当前短期扰动不改长局,极端估值叠加积极因素的逐步积累,对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2024年市场的配置机会有望好于2023年,未来3—6个月建议关注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
A股市场或将冬尽春来。市场短期波动明显,经济预期偏弱或许仍然是主要问题。政策对于经济的刺激效果仍待逐步体现,从历史来看,央行货币政策调整、重要经济数据公布、重要会议召开等都会成为春季行情的驱动因素,并且行情启动的时间也更多集中在1月份。因此,2024年kaiyun全站人口1月若货币政策进一步落地,叠加2024年1月金融数据有望实现开门红,市场有望逐步冬尽春来。
行业配置方面,2024年1月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汽车、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及家用电器行业最值得关注。通过行业比较打分体系对各个行业进行打分,在申万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汽车、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及家用电器行业的得分较靠前,2024年1月值得重点关注。此外,若市场继续调整,高股息个股仍然是防御之选。
维持市场短期阶段性底部探明的判断,也并不打算修正宜将“熊心”换“牛胆”的观点。对于元旦后大盘指数出现大幅调整,市场讨论存在诸多原因。但我们反复强调的是:如果缺乏实质性政策和经济数据的持续验证,本身基于纯情绪修复的大盘指数空间有限,今年以情绪修复为主反弹行情级别是越来越低。对于市场始终期待所谓“春季躁动”,目前岁末年初大幅反弹开启经济基本面条件和政策信号还有待观察,对应交易指标最新国投策略——A股“躁动”指数并未释放“春季躁动”启动的信号。
在结构层面,短期角度,由于高股息板块连续上涨,目前高股息资产相对全A换手率已经逐渐向高位35%阈值接近,存在过热趋势开云全站游戏。虽然当前高股息不止,但2024年不止高股息。值得高度重视的是面向2024年,我们率先提出科技+出海双主线,倾向于四种有效投资策略:科技股美股映射、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消费平替与高股息策略。对于小盘成长 TMT 板块,美联储会议最新纪要遏制降息鸽声等导致纳斯达克较动,但当前断言纳斯达克科技泡沫破灭言之过早,我们认为国外诸多科技爆款值得期待+国内科技创新是首要任务(意味着给国内科技企业订单)决定 2024年A 股科技底色,后续步入市场回升阶段科技成长TMT有望再次引领。
仅就眼前的春季窗口,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是高股息能否延续进攻性?我们看到,年初配置类机构配置高股息,其他类别投资者主要基于防御思维配置高股息。我们认为,高股息也会有分化。我们分三类资产讨论高股息板块的中短期机会:(1) 中期能够期待稳中有升的方向,应该是稳定分红预期,受到业绩波动影响小的高股息核心行业和标的。(2) 中期的进攻性,来自于“动态高股息”(分红比例由低到高,稳定分红预期从无到有,这是高股息投资中有成长性的方向)。这两类资产,中期可能持续受益于无风险利率的进一步下行。(3) 短期高股息赚钱效应的扩散方向,部分是有基本面回落压力的静态高股息。在这些方向进攻后,赚钱效应扩散难免物极必反,后续可能有调整压力;而当市场总体转向进攻,春季行情窗口,市场大概率会有新的进攻方向。
面对不确定性持续提升的市场环境,A股高股息风格将走出长牛之势!以2大“给确定性予溢价”的市场为例:复盘“失去的三十年”开始后的日本股市,可以发现日本在经济增速放缓、资产负债表恶化、人口增长拐点后,高股息风格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占优;而香港市场高股息风格几乎持续占优,核心则源于离岸市场的特征导致香港股票市场始终存在更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市场持续地给确定性以溢价,带来高股息风格占优。中国面临内外不确定性提升行业新闻,A股高股息将走出长牛!
考虑到红利低波整体拥挤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当前可以关注其内部拥挤度未达高位、估值安全边际较高的细分方向:从市净率分位数的维度来看,保险、水泥、建筑、白色家电、银行等行业2019年以来的PB分位数处于较低水平,后续估值修复仍有空间。从狭义拥挤度来看,出版行业新闻、保险、水泥、运营商、建筑等行业的拥挤度仍处于历史较低或中等偏低水平,同时银行、公路铁路、石油石化、火电等行业的拥挤度处于中等或中等偏高水平、但尚未达过热区间。
综合来看,当前公路铁kaiyun全站人口路、纺织服饰、钢铁、银行、白色家电、建筑、水泥和保险行业的PB历史分位数处于50%以下、狭义拥挤度未到较高区间,这类低位的红利低波行业值得关注。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打麻将只赢不输、广告屏变“交易招牌”……落马官员忏悔:最大的危险是自己
Copyright © 2012-2023 开云·全站APP(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